何云太行山上的新闻战士
2022/8/1 来源:不详新华社杭州1月17日电(记者方问禹)天然清新的田园景致,魅力迷人的山乡风光,苍松翠柏的红色传承,仁义淳厚的乡风民俗……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永和镇,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扑面而来。这片虞东平原沃土田园与四明山余脉山水造化而成的锦绣之地,也是革命英烈何云的故乡。
何云,原名朱士翘,年生于上虞县朱巷乡(今上虞区永和镇)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年考进杭州师范学校,毕业后回乡任教,并投身上虞县农民运动之中。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经济系,后转入铁道传习所。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,他毅然停学回国,参加抗日救亡工作。
年,党中央决定创办《新华日报》,何云被调往汉口参加筹备工作,担任国际版编辑。12月,《新华日报》华北分馆成立,何云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(社长)兼总编辑。年元旦,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《新华日报》华北版创刊号诞生。
年8月,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。何云随八路军总部和第师刘伯承、邓小平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访,在火线上编辑、审稿、刻印、发行,以最快的速度把战斗消息传播出去,为鼓舞部队士气,宣传百团大战胜利,发挥了巨大作用。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,虽然报馆经常转移,但报纸的出版从未间断。《新华日报》华北版被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称为“华北人民的聪耳,华北人民的慧眼,华北人民的喉舌”和“华北抗战的向导”。
年5月,日军调集重兵,对太行山辽县麻田一带进行“铁壁合围”式的大扫荡,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《新华日报》华北分馆。何云率领全馆同志坚持工作和战斗。
在危急关头,何云对身边的同志说:“不要把子弹打光了,留下最后的两颗,一颗打我,一颗打你自己,我们不能当俘虏!”5月28日黎明,正在大羊角村山坡上隐蔽的何云,不幸背部中弹负重伤,昏倒在地。当被医护人员抢救醒来时,他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我的伤不很严重,快去抢救倒在那边的同志吧!”当医护人员检视完别的伤员再来看他时,他已经牺牲了,时年37岁。
何云牺牲后,刘伯承沉痛地说:“实在可惜啊!一武(指左权)一文(指何云),两员大将,为国捐躯了!”全国解放后,何云烈士的忠骨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,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。
永和镇党委书记朱春兰介绍说,在艰苦卓绝、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,作为上虞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诞生地,永和镇一度是上虞县抗战的政治中心,同时作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重要活动据点,留下了一大批革命英烈浴火奋战的印记。对此,永和镇将上虞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改造成“永和馆”,“红色老区”的红色记忆、英烈遗风,仍然照亮着后人奋进的前程。
责任编辑:王萌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