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岁的老将职业围棋高手为啥早衰,后生仔
2025/6/12 来源:不详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://www.jk100f.com/
今日有位网友在笔者的拙作后面留言发问:29岁的老将?那是一篇有关春兰杯16强战的文字,涉及被我称为老将的29岁的朴廷桓因为老眼昏花败给零零后的李维清,于是这位朋友提出了上述的问题。类似这样的提问并不少,因此笔者就此给出一个统一答复。
看来这位朋友对围棋界不是太熟悉,不然不会提出这样的灵魂拷问。29岁的年纪,对于人生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大好时光,但对于当前的世界围棋界而言,确实有点老了,但也不是一概而论,而是要看具体的国籍和人员。
我们先来看看世界棋坛的演变史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三四十岁,甚至50岁左右的棋手乃是花样年华,因为他们正处于围棋技艺的黄金时期,譬如大名鼎鼎的八位超一流,最年长的林海峰和大竹英雄都出生于年,最小的赵治勋出生于年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情况开始变化。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,自从16岁半的李昌镐年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中以3:2击败50岁的林海峰,加冕世界冠军之后,中年棋手霸占世界棋坛最顶峰的现象开始瓦解。这方面有两个确切的指标,一是自年47岁的赵治勋摘得第八届三星杯之后,再也没有一位40岁以上的棋手,能够在世界大赛上蟾宫折桂。二是32岁的古力在年夺得第10届春兰杯之后,再也没有一位30岁以上的世界冠军出现。李昌镐九段问题来了,为什么现在棋手的巅峰时期越来越年轻化了呢?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。其一、信息化是年轻棋手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。上个世纪电脑和网络还没有普及,对围棋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时期,比如中国棋手想要看到知名的日本七大棋战的棋谱,必须等到杂志或报纸刊载。也就是说之前的信息反馈很慢,棋手进入巅峰期也迟缓,因此一直处于爬升阶段,甚至到了三四十岁还可以处在成长期。到了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之后,网络信息化的格局使得围棋直播成为现实,围棋技艺和对战方面的音讯瞬间可得,年轻的棋手们随时都可以汲取丰厚的营养,不能快速成长只能说明他天赋不够,悟性欠佳。其二、顶尖高手对身心方面的要求很高,而一个棋手的精力是有限的,他的巅峰期不可能维持得特别长久。因此棋手一旦年纪轻轻地进入巅峰期,那么持续时间就成了关键,否则绝对早衰。譬如世界第一人李昌镐年16岁半开始步入巅峰期,年31岁的时候无缘世界冠军头衔,到了20年之后的年才彻底从世界大赛决赛的舞台上消失。他的巅峰期绝对算是很长很长了,有很多棋手只能维持10几年,少的只有几年,甚至两三年。比如世界大赛三冠王孔杰,出生于年,他年才第一次赢得世界大赛决赛的资格,年的时候最后一次现身世界大赛决赛的赛场。
另一个问题是,中日韩三国的围棋高手在早衰方面有何差异?应该说差别还不小。在日本棋界年轻人的出道相对晚一些,衰退自然也迟一些。以内战为主要战场的日本棋手,20岁以下的国内冠军很少见,但30岁以上的则比较普遍,日本棋坛的第一人井山裕太出生于年,今年已经33岁,尽管刚刚丢失棋圣战这一最大的头衔,但仍然拥有七大棋战中的四个王位。韩国围棋界在中日韩三国中属于居中的态势,天赋异禀的选手成名很早,常青树也很多。除了上面提及的李昌镐之外,再举一个朴永训的例子。朴永训出生于年,年18岁的时候首次登上世界大赛决赛舞台,年34岁的时候依然能够出战世界大赛决赛。目前活跃在国内外大赛上的韩国80后棋手有元晟溱(年)、金志锡(年)、姜东润(年)等,其中金志锡昨天在春兰杯16强战中惜败于杨鼎新,去年10月还能在第26届三星杯中斩落中国第一人柯洁,使其惨遭一轮游。陈耀烨九段在三个国家中,最早衰的莫过于中国棋手。原本比较坚挺的陈耀烨,出生于年,他在年12月29岁的时候尚能够在首届天府杯决赛中力斩申真谞加冕三冠王,但去年开始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围棋培训方面。众多的90后世界冠军中,状态出色的已经不多见。出生于年的周睿羊早已泯然众人,江维杰和柁嘉熹已经在世界大赛上难觅踪影,场均一条龙时越好不容易出现在三天前的第14届春兰杯上,却被韩国棋手金明训狙击,遭遇一轮游。年出生和朴廷桓同龄的檀啸,早已失去国内外比赛争冠的实力。甚至年出生的范廷钰和芈昱廷,似乎也风光不再。年出生的柯洁虽然贵为中国第一人,但他近期的竞技状态,大家都知晓,实在有点不敢令人恭维。总而言之,在当今的世界棋坛,30岁基本是棋手的一道坎,日本棋界稍微好一些,而中国国手衰退的年龄似乎还要提前一些。这就是为什么围棋界29岁后生仔就被称为老将的来龙去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