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度济南一天订单增三倍,管够济南一家馒
2023/8/13 来源:不详北京雀斑权威医院 http://m.39.net/pf/a_9448995.html北京雀斑权威医院 http://m.39.net/pf/a_9448995.html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孟杰程凌润
“订单猛涨的势头终于过去了,现在总算是平稳了。”4月4日,济南“春兰”馒头创始人牛春兰指着热气腾腾馒头说道。
作为坐拥济南馒头市场60%份额的“春兰”馒头,前不久刚经历了一天订单猛增三倍的突发状况,不过他们有条不紊加大生产,保证了整个济南市场的馒头供应。
中午订单猛增
一天订单增三倍多
3月29日,跟大家一样,牛春兰也是从手机里看到了有关“济南新增一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”的新闻。作为一个与馒头这个北方家庭餐桌上最接地气的主食打了30多年交道的“老江湖”,牛春兰隐隐觉得,自己和“春兰”馒头加工厂也即将迎来年春天的第一场“硬仗”。
果不其然,从3月30日中午开始,牛春兰手机里的信息就没有停过。“全是客户打过来要求追加订单的。”牛春兰紧急从当天包子生产线上调人,并动员生产线上的所有员工坚持在岗不停产。担心后期的包装和配送掉链子,牛春兰还赶紧下令动用了厂里的全自动包装机,并要求配送司机加大运力。
同时,儿子朱亮在朋友圈里也建议有需要加量的客户要及早报货,并告知目前“春兰”馒头的工人和配送司机均已全部待命,并全部具备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提前给前方的客户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“我们每天都会根据现有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统计表,那天的统计表,我们是加了又加。”4月4日下午,在“春兰”馒头的生产车间里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也看到了牛春兰提到的那张统计表,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到,3月30日当天,在“需生产数量”右侧的空白栏里,又有一长串手写的订单。“这些还只是30号当天追加订单的一部分,很多订单都没来得及写上去,直接就电子出单了。”生产车间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
“济南某大型超市,平时一天的订单也就六七百袋,就算是过年,也就是多袋,但这几天每天都在1袋到袋左右。”牛春兰称,3月30日,包括生产、包装、运输的员工,他们一共有40多人坚持在岗,生产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,包装和运输直到3月31日凌晨3点多才忙活完。
据统计,3月30日,算上馒头、花卷等各种面食,“春兰”馒头加工厂近4万斤面食出现在济南市场上,而在平时,这个数字只是1万多。
“这种特殊情况下,我们加把劲,也要保证第二天馒头能供得上需求。”
只要客户有需求
一箱包子也给送
“只要来电话,我们仓库只要有货,一箱我们也送。”牛春兰告诉记者,这几天,他们算是打破了两个常规,一个是“一箱不给送”,另一个就是“下午后的订单第二天送”。
牛春兰告诉记者,应该是济南出现病例的第二天,济南城区有个食堂,突然多出了很多员工用餐,原本的面食订单就满足不了员工的用餐需求。食堂负责人只能和他们沟通,中午想要再追加一箱包子。牛春兰二话没说,就在单子上签了字。
“一箱包子个,个包子才一百块钱。”牛春兰称,工厂离那家食堂有20多公里,其实仔细算算,加上油费,这一单根本就不划算。牛春兰告诉当时负责统计的会计,特殊时期,就不能再把经济账算得这么精。
按照以往的惯例,生产车间都是提前一天接单,第二天一早统一配送,超时订单只能推迟到第二天,但这几天,牛春兰的配送车辆一时都没闲着。
3月31日下午,一家一直合作的超市就打电话称馒头已经卖脱销,想要再追加个馒头。因为知道春兰馒头午后就不再配送的惯例,超市只说第二天一早送到就可,但当天晚饭前,配送车辆就及时将个馒头送达。第二天,超市又增加了个,牛春兰还是派车及时为超市补足了货。
“基本上就是只要我们这里有现货,这几天就是随订随送。”牛春兰举例称,像孟鑫超市,以往都是早晨8点就截单了,但这几天随时都在增单,他们也会尽量满足。
为了实现“随订随送”,从3月30日开始,牛春兰的“馒头房”每天都有12辆车负责配送,有的车辆一天来回跑了四趟。
成本涨了价不涨
想吃馒头能管够
据了解,牛春兰在58岁退休后才创办了“春兰馒头”。经过十年的发展,“春兰馒头”已经占据了济南馒头市场的大半个江山,不光有南瓜馒头、黑米馒头、千层馒头等20多个馒头品种,还新增了包子、粽子等品类。
在济南食品市场摸爬滚打了多年,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的牛春兰,在面临这次“突发”时,并没有太过于慌张。
“我们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大量购入面粉,现在仓库里还有袋。”面粉库存始终要保证20天的生产量,在“春兰”馒头,也是多年来一条不成文的规定。牛春兰称,她的这份“不慌张”,底气就在于“家中有粮”。另外,除了面粉,冷库里各个品种的馒头还各有箱,如果有需求或者市场有需要,他们也会马上投入到市场。
“未雨绸缪”是底气,但同时,“春兰”馒头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。
首先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。
“春节之前,面粉就开始涨价了,现在涨了得有20块钱,天然气也涨了几乎一半。”牛春兰说,不仅是馒头的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,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都在上涨,这都给他们的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,但是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和民生,他们一直都没有涨价。
“可能一个馒头涨两毛钱,很多人也不会在乎,但越是在现在的关键时刻我们越不能涨。”对于馒头的“不涨价”和“保供应”,牛春兰认为,这关乎的不光是企业的效益,更在于“不能让老百姓吃不上馒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