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诗解读感遇张九龄以春兰秋桂,写无限
2022/10/12 来源:不详兰花
兰花是春天的花,并非出奇的美丽,身处万紫千红的百花丛中对于兰花最大的考验是什么呢?是能否耐得住寂寞,所以兰花的精神价值在于“幽”,所谓空谷幽兰是也。什么是“幽”呢?静处山间,安静自守,静吐芬芳,这就是“幽”。把这种“幽”的精神如何体现在诗中?唐朝名相张九龄有一组诗名为《感遇》共十二首,第一首是这样的:
兰叶春葳蕤,桂华秋皎洁。欣欣此生意,自尔为佳节。谁知林栖者,闻风坐相悦。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?
桂花下面来详细解读这首诗。
“兰叶春葳蕤,桂华秋皎洁。”兰花在春天枝繁叶茂,而桂花在秋天盛开皎洁清新。兰花当然不只有叶,桂花也是花有叶。为什么这两句只提了兰花枝叶,桂花之花?这其实是古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手法,称为“互文”,就是为了诗句的审美和格式整齐,把一个意思分为两处来说,解读诗句的时候,当然也要放在一起解读。所以这两句是说兰花、桂花分属春秋两季,枝叶都是繁盛茂密的,花朵是纯净皎洁的。
“欣欣此生意,自尔为佳节。”(兰花、桂花)欣欣向荣、生机盎然,自然而然的顺应了这美好的季节。如果仔细推敲,“佳节”这个词的既可以理解为“美好的季节”,也可以理解为“美好的节操”,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修辞技巧,叫做“双关”。
山林中的花朵“谁知林栖者,闻风坐相悦。”又有谁能想到在山林中栖息的的高人雅士,因为随风闻到了它们的芬芳而满心欢喜。这两句诗的精彩之处在于“闻风”二字,花香弥漫在空气之中,随风飘动,被隐士闻到,便久久的坐下来,细细体味这大自然的芬芳。我们能从这两句诗中读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,舒适,惬意,有身临其境之感,这就是好诗的感染力。
美人摘花“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?”草木自有其本性,顺应天道自然,哪里会求美人的折于手中赏玩或供于花瓶之中?“美人”在这句诗里并不单指美女,也可指有权势之人。权贵可以把兰桂一样有才华的君子提携、扬名,但会让兰桂失去大自然这一大片自由的天地。兰花,桂花这里喻为品行高洁之人。
这样解读是不是过于牵强?当然有其道理。张九龄博学多才,清高自傲,风采耀世,有安邦经世之大才,深得唐玄宗喜爱。也正是因为其清高的性格,被“口蜜腹剑”的李林甫屡屡中伤,不遗余力的排挤,被罢相外放荆州长史,心中郁郁,写下十二首《感遇》,以诗明志。
张九龄雕像自屈原以来,古诗词中多以“香草美人”比为君子之德,无论是得意之时,失意之际,本心不变,芬芳依旧,以兰花桂花自比,这正是张九龄人格的写照。
敬请